一个条幅毁了清华"一世英名" 清华诉苦 中国交响乐团 - 绝对Hi-Fi 今年,清华最佳摄影奖和最佳男模,我颁给这一位。 “热列欢迎清华某某学院九字班新同学”的大红条幅下,一个高大帅气的小伙占据C位。 作为学霸不说,颜值还如此之高,老天真是不公。但眼尖的同学很快看出,这“列”字错了! 话说回来,没有这么高的颜值,这么高的个头,这照片也不会传播这么广。颜值即正义啊。每个热点事件,都是有原因的。 国内最高学府的颜值担当,却犯了连小学生都不会犯的错误,犯了打五笔字法都难以打出来的错误,实在是大出所料。 在照片热议的同时,清华学长出来回应了—— 有教授说,越解释越蠢!烈字下面的四点,根本就不是四点水,而是火字,参见篆书烈字写法。这种解释,做实了没文化的外界风评。 我理解,出来解释的这位清华学长,原本打算抖机灵、幽一默,把这事翻篇,不想弄巧成拙。 单说这段文字,文字通顺与否不说,标点符号错误频出,而且还给人油嘴滑舌的印象,做实了没文化的印象。 有人怀疑,这是一所“五道口技工学校”。有评论认为,言其有技无道,而今看来,其技,也不可靠。我们奢求的工匠精神,何所依耶? 这下,清华炸毛了。清华党政办工作人员称,领导对此很重视,已成立工作组在处理此事。 媒体送了一个词——官僚! 多大点事,一个错别字,成立一个工作组,闻所未闻。不知道,清华会有什么新闻发布,公众拭目以待。 峰哥认为,纵观这件事,说明一个结论——智商高,不代表媒商高。 遇到官僚主义,就会培养出很多小官僚——死不认错,眼高手低。 很多人都上过大学,都当过学生干部,都参与过迎新。这本是义务,甚至可以说是奉献。 为了热烈气氛,少不了条幅。而像条幅这种小事,学生会自己就办了,压根儿不用老师提醒。 来个沙盘推演。某个学生干部受命后,联系校外某印点开印,然后拿回来挂上,前后不过个把小时。 问题可能就出在外印小店上。印错也就罢了,居然没有检查,就挂出来,说明什么——官僚。 错就错了,即便文学教授,都难免犯错,不好苛责。就像峰哥,一篇文章多个错别字,习以为常。搞文字工作的,错误防不胜防。是人都会犯错。 然而,面对接二连三的好心提醒,涉事学长不是改正,不是道歉,而是解释。你说解释好吧,也行。结果越解释,就发现,不只是错别字这么简单,而是上行下效的作风问题。 问题在下面,根子在上面。如此,公众就有点不好接受了。 如果最初,经办条幅的学长出来道个歉,承认错误,马上更正,顶多是不负责,疏忽大意,公众也不至于认为清华学生会写错字。这一解释,好家伙,错上加错。 学生的事,就让它去吧。清华觉得丢了脸面,成立工作组,就有点小题大做了。不是官僚,是什么? 开学之初,正是最忙之时,党政办还有闲心管这等一笑而过的事?你说成立也就成立吧,还由党政办工作人员对外回应“舆情”,让宣传部门情何以堪?现在都是全民媒体时代了,还用刀耕火种的方式迎对“舆情”,专业精神何在? 只说明,媒商成问题,管理存问题,教育方法有问题。 现在的大学,动辄一个小事,都能令公众反感,确实值得反思。 峰哥其实想,为什么不可以有个同学叫“热列”呢?哪怕是笔名也行。清华,毕竟那么多诗人。 明年清华迎新,还有条幅吗? |